铁心
本名孙毅。当代艺术家、“70后”诗人。现工作和生活于山东济南,从事油画、观念摄影、诗歌等创作。泉城诗歌节发起人。2018年荣选为“墨斗鱼艺术年度艺术家”。
作品《曲水流觞》获“2019中国(北京)国际抽象艺术展”银奖;《晚宴NO.11》获2019第三届“独立品格”当代艺术提名展优秀奖;《晚宴NO.8》获“首届宝龙艺术大奖展”油画铜奖;《晚宴NO.10》获“2014山东(国际)艺术双年展”优秀作品奖;《灰城·老卡车》获“生存·和谐美好—上海世博会中国美术作品展”油画最高奖。
诗歌作品发表于《诗刊》《诗潮》《延河》《读诗》《山东文学》等杂志,并入选多部重要诗歌选本、年选。出版有个人诗集《铁心的铁》。
从本质上看来,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,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。世界成为图像标志着现代之本质。
——马丁·海德格尔
人类的每一次技术进步,都会带来艺术上的变革,技术与文化、艺术共同推动着消费型社会,改变了人们的视觉经验。在此意义上,图像就是权力,我们越来越依赖于形象来理解世界和我们自己。当代文化正从以语言为中心的文化转向以图像为中心的文化,正如费尔巴哈所说,社会的主要活动之一是生产和消费形象,威力无穷的图像左右了我们对现实的要求。铁心 《晚宴NO.12》布面油画 180×130cm铁心的作品是基于其诗歌、油画、观念摄影、行为艺术等综合艺术而成的实践,并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思想剧场。他穿越了现代性、后现代性的壁垒,游离于抽象与具象之间,有效地将记忆、经验、技术、图像与手工方式融合,对抗着甜蜜光滑的传播型资本主义。这也意味着他的艺术创作进入了一种更加广义的美学观念,即将各种艺术实践的轴线置于一种更加广阔的历史和感知体系中,这样的一种机制将主体缝合在一种虚幻的一致性和认同中,构成了一个有着多重指向的精神景观。鲍德里亚在《仿真与仿象》中说过,现实本身就是超现实的。如今,日常现实——无论政治的、社会的、历史的,抑或经济的现实,从现在开始融入了超现实的仿真的层面,无论在哪儿,我们都生活在“现实的审美幻象之中”。在铁心作品《拆装日》、“灰城”系列中,我们就看到了这种现实或者说超现实。艺术的复制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揭示。安迪·沃霍尔说:“人们不过是在复制各种东西而已,甚至艺术家也是如此,对于艺术家而言,他就是要解释出这个世界的复制性,他用复制的方法来解释这个不断重复的世界。”这种复制与重复,每一步都被视觉化地改变着。在不同的语境中,一件复制品变成了一系列不同的原件。每一次语境的变化,每一次时间与空间的嬗变,都是对前一次复制状态的否定、一种意义上的断裂、一种剩余物裹挟人类生存的疑虑、一种打开新的未来的开始。如作品“灰城”系列、“晚宴”系列等。铁心的艺术是以对生命追问作为表达内核的,生存状态及其境遇一直是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。虽然黑格尔和丹托都曾经预言过艺术的终结,但图像化艺术于当代艺术而言是一种自我救赎,另辟了一条没有清规戒律的自由之路,这在诸位当代艺术大师身上已得验证。铁心自称的这种当代具象艺术,使得绘画产生了一种当下性、在场性、身体性,并在技术的推动下,绘画已然超越了画面视像本身,审美变成了一种酷刑,并以特殊的语言概括出高度提纯的精神内核,同时为我们提供了其他观看方式的可能性。福柯提到过,人们对自身乌托邦身体的塑造和自我实现,如今被过度强势的消费媒介所异化,身体的愉悦开始变成身体的仪式,甚至身体本身也开始脱离个人所希求的自我人格。而当产生新的剥夺后,人们又会开始追寻其否定面,物态的审美政治开始对抗被收编的异质性,如铁心的作品《哀歌》《老卡车》《迷蝶》等,就发出了一系列的追问:人在技术时代,肉身与灵魂、与物该怎样平等相处?是异化还是进化?当灵魂被物锈蚀,我们当如何自洽?
幽灵的阴影盘旋在流动性的现代社会的居民头上,笼罩着他们所有的劳动和创造:这是剩余的幽灵。流动的现代性是一个有着过度、剩余、废弃物以及废弃物处理的文明。
——齐格蒙特·鲍曼
在现代性和工业文明,以及与它们相对应的意识形态的笼罩下,社会生活是一连串消费符号的总和。艺术最有生命力的部分进入大众消费和实用主义的流水线,人类的灵魂变得无趣,技术、文明、现代化的力量异化着人类的本能,思想以及创造力随之对物的依赖被资本裹挟而来,人们被迫做出选择,新的拜物教正在悄然生成。发展与停滞,危机与循环,不断积累的过去,成为剩余的神话。铁心 《晚宴NO.10》布面油画 180×130cm
在消费主义的背景下,铁心的作品熔铸了一个庞大的全景监狱,自然与世界俨然成为人类主义的囚徒,这种被消费主义和剩余物笼罩的狂欢,代表了穹顶之下精神的沉醉与超越,从而释放出了一条解决之河——用以抵抗庞大的结构性压力的通道,同时也象征了对文明扭曲和技术过剩的清算。铁心的观念绘画艺术以一种异质化、不确定性的姿态介入,夹杂着一种启示录式的叙事,借以图像化生产这种新的光晕照亮了那些被忽略的现实。这种根植于个人经验的独特景观的呈现,像一个资本主义后工业时代的寓言,弥合了随机性的日常光景与宏大叙事的稠密关系,同时超越了物的内在性,使一切平稳、乏味,有限的日常变得无穷。
铁心:不问风篁
铁心的作品充满了诗性、现实感,内容上孤寂,直击人心。艺术家对后工业与后疫情的社会状态有着自己的思考,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,我们的生活将何去何从?工业和资本、疫情和存在,在这种裹挟的世界里,我们将失去什么?铁心的一系列作品代表着回归—回归到内心安宁、平静的一角。铁心 《晚宴NO.13》布面油画 180×130cm
正如铁心的“晚宴”系列作品,破碎的灯泡充斥着整个画面,采用了大片亮丽的色彩。白炽灯具有功能性,照亮了这个绚丽的世界,但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能量,给环境造成了伤害。正如画面上碎裂的灯泡,它脆弱,但尖锐的玻璃隐藏着攻击力,让人在心理上感到威胁。《晚宴 NO.13》放大了这种威胁,血红色晕染了整个画布,极具视觉冲击力。艺术家的作品中还体现出对轻与重的衡量。比如他的最新作品《灰城·哀歌》,其整幅画模仿出了黑色纪念碑式、雕塑般的质感,庄重深沉。黑色是最浓重的颜色,在这里象征着情感的哀恸。在一片茫茫的黑夜中,艺术家设置了一个金属质感的十字架,中心围绕着耶稣和十二门徒,代表与神同行。这样宏大的哀歌中,白色像一撇光亮,落在画面下方。这像是人性的灵光,划破了压抑的黑暗。《灰城·迷蝶》也展现出了轻与重的对比:重的是汽车这一机械猛兽被拆解、遗弃的废墟;轻的是前景中振翅欲飞的蝴蝶,它占据画面中央,闪现着生命的光芒。2020年12月19日,当“不问风篁”铁心个展开幕时,上海外滩的钟声从不远处阵阵传来,带来了这个冬天萧瑟的寒风。窗外是正在建造和被打磨的都市,窗内是铁心提供的世俗世界里的一方净土,各种思绪有了容身之所。来宾们围坐在一起,畅谈着艺术和我们脚下要走的道路……作者名单:叶佩兰 单国强 杜廼松 赵榆 陈传席 陈履生 朱绍良 刘尚勇 马海方 朱培尔 郭庆祥 贾廷峰 王倚山 朱万章 甘学军……喜欢请点在看